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工农家园 > 农民关注

张宝贵“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连载(18)

2025-04-27 06:57:1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宝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张宝贵“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连载(18)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综合保障体系之三: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资金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资金“一多”“两少”“三难”状况相当普遍。

  “一多”是国家投资农业发展资金多。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各项拨付资金、扶持资金、补贴资金越来越多。

  “两少”是省市县乡政府投资农业发展资金少、村组集体投资农业发展资金少。由于有些省市县乡领导不重视农业,政府预算农业支出往往随意化比例小;由于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经济困难,政府预算农业支出陷于无米之炊许空愿的困境;由于相当部分农村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空壳化”,村组集体投资农业有心无力。

  “三难”是农业贷款难、农业借款难、农业筹资难

  银行、信用社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杂流程慢,农民和各种专业户、各种农业规模生产经营实体很难及时贷款,直接影响生产经营和效益。

  全国十佳农民、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董事长薛拓,2008 年秋创造土地托管 10多年来,大多都是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经营,种养加大户和农业企业从银行和信用社贷款的难度可见一斑。

  农业贷款难,农业借款更难。社会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达 20% 左右,有些“驴打滚”高利贷本息翻番高的吓人。致使众多有意投资经营农业的个人和企业望而却步,致使有的靠高利贷借款维持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和规模生产经营实体效益大打折扣,致使高利贷纠纷众多甚至引发刑事案件。

  农业贷款难,农业借款更难,农业筹资难上难。

  长期以来,农业资金来源靠国家、政府拨款、金融贷款、社会借贷和农户企业自筹。农业筹资来源渠道少,农业资金供小于求缺口大。

  由于农业资金筹资困难,有的农业工程项目难以立项,

  有的农业工程项目被迫缩水,有的农业工程项目被迫拖延,农民养老金增幅少慢,农业奖励补贴扶持等惠农政策力度小弱,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农业发展资金“一多”“两少”“三难”状况,是农业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国10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日趋紧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多,缺口越来越大。

  怎样解决发展农业资金短缺问题?

  多年来,多方呼吁银行、信用社降低贷款门槛方便农民贷款的呼声强烈。

  其实,发展农业资金短缺有银行、信用社的原因,更有社会原因和体制原因。解决发展农业资金短缺问题,必须坚持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重视各界齐心合力方可根本解决问题。

  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国家主要靠统购统销农产品和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建立起国家基本经济体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家主要靠廉价农民工和土地增值收入搞城镇化。党的十八大后,国家主要靠土地增值收入搞现代化。

  长期以来,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但直接用于“三农”的比例偏低。

  2015年 4 月 30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顺应我国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必须加强发挥制度优势,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资料来源:百度

  2024年9月24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资料来源:百度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非农援助助农民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了,到了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三农”的时候了,到了把政府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三农”的时候了,到了该把社会资金更多地用于“三农”的时候了。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资金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因此,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资金保障体系“十资兴农”的建议:

  一是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国家补贴农业,是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传统和惯例。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低廉,一方面因为其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因为政府大量的农业补贴。以 2017 年为例,美国补贴了 259 亿美元,而当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 1525 亿美元。有专家算过,过去 20 年,农业补贴能占美国农户收入的 40-50%。。(资料来源:百度)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资金保障,为省市县乡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做出了表率,为全社会加大农业投入做出了典范。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起步晚,起点低,农业是四个现代化中的短板。因此,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是我国至少 30 年内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哪些以为“投入农业得不偿失”的观点、哪些以为“种粮不如买粮”的观点、哪些鼓吹“减少农业投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和不切国情实际的。

  二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农业投入巨大,给省市县乡政府重视农业加大投资农业做出了榜样。由于各省市县乡领导重视农业程度不同、省市县乡经济结构不同、省市县乡财政状况不同,农业投入资金有多有少,占政府预算比例有高有低普遍偏低。

  建议实行政府拍卖土地收入按比例用于“三农”制度。无农业的市区县或农业很少的市区县,拍卖土地收入按比例用于对口支援欠发达的市区县农业工程项目或上交省财政或上交国家财政统一安排。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加大政府拍卖土地收入对农业的投入,聚集政府财力干大事兴农业。

  建议实行省市县乡政府财政预算农业投入最低比例制度。无农业的市区县或农业很少的市区县的农业预算,可对口支援经济欠发达的市区县农业工程项目或上交省财政或上交国家财政统一安排。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加大全国省市区县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聚集政府财力干大事兴农业。

  三是加大银行和信用联社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银行姓“农”(业)信用联社姓“社”(员)。农民是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存款的主体,农民农业农村当然也应该是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贷款的主体,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吸收存款于农发放贷款于农天经地义,是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的天职。

  多年来,由于农业工程项目效益低,有些农民信用程度低,发放贷款于农本息回收风险大。在利益导向下,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发放贷款对象大多变为“非农”,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服务对象变位移位错位,这是“三农”贷款难的根本原因!、

  建议决策层坚持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三农”,建立严格控制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的贷款转向非农工程项目,严格控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县农业银行和县乡信用联社的贷款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机制。让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坚强资金后盾。

  建议降低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发放贷款门槛条件。推行承包地、宅基地、果林、山林、草场、厂房、车辆、大中型农机械、存款等动产不动产财产抵押贷款;推行股票、债券、债券、股金、期货、工程项目等动产抵押贷款;推行信誉担保抵押贷款和连带信誉抵押担保贷款。为农业工程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为投资农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保障,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提供资金保障,为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提供资金保障。

  建议简化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放贷程序流程。针对农业季节性强的特点,简化放贷程序流程,将考察审核批准贷款的时限控制在一周内。解决众多急需贷款的农业工程项目、农业企业和农业创业者的燃眉之急。

  建议降低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放贷“三农”资金的税收税率。用利益导向引导促进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将放贷资金投向“三农”。

  建议降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银行和非国有银行放贷“三农”资金的税收税率。用利益导向引导促进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加大放贷资金投向“三农”。

  四是加大社会资金对农业的投入。

  建议国家发行乡村振兴国债,聚集社会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建议国家建立健全法律规范村级银行、小额贷款,聚集社会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村级银行、小额贷款的利率不得超过当地农业银行利率的50%,超过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多年来,城乡个人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企业之间借贷相当普遍,借贷金额数万数十万习以为常,数百万过千万大屡见不鲜。借贷利率均在20%上下。引发的问题纠纷很多,引发的民事刑事案件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大的资金流动市场,这是一个很大的税收盲区,这是一个很大的税收资源,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建议国家建立健全民间借贷法规。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当地农业银行最高利率的1倍,超过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建议国家适时开征民间大额借贷税(亲友之间无息借贷和低于20万元的借贷除外)。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开拓国家税收资源,增加“三农”投资资源。

  建议国家建立健全打击金融犯罪法规。取缔打击利息超过法规上限的“网贷”、“套路贷”、“驴打滚”、“扣本贷”、“天息贷”、“周息贷”等金融违法犯罪;对明知赌博、吸毒、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和投机投资造成的债务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建议国家制建议降低村级银行和小额贷款放贷“三农”资金的税收税率。用利益导向引导促进村级银行和小额贷款放贷资金投向“三农”。

  建议制定完善法律规范村级银行、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利率的目的,在于纠正村级银行、小额贷款、民间借贷利率过高,“三农”贷款者不堪重负的状况;打击高利盘剥违法犯罪;给赌博、吸毒、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和投机投资釜底抽薪;促进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

  建议国家降低村级银行和小额贷款放贷“三农”资金的税收税率。用利益导向引导促进村级银行和小额贷款放贷资金投向“三农”。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国民财产增加特别巨大。出现了一个出租房屋、商铺、土地、草场、林地、仓库、厂房、车辆、各种装备设施等高收入的阶层。有的家庭租金年收入高达数十万、数百万、上千万元。这是国民收入贫富重大差别的一个重要源头,这是一个重要的税收资源。

  建议国家建立健全财产出租法规,适时开征财产出租所得税。对出租房屋、商铺、土地、草场、林地、仓库、厂房车辆、各种装备设施等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以上的家庭和年收入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集体,征收财产出租所得税。

  我国彩票行业照搬西方国家模式,为公共慈善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产生了众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助涨了投机赌博暴富心理。

  建议国家修改彩票法规,征收巨额彩票中奖累进所得税。扩大数百、数千、数万、数十万中奖面,缩小百万、千万、过亿中奖面;对百万、数百万、千万、数千万、过亿的中奖者征收累进巨额彩票所得税;让彩票中奖者最高实得不超过1千万元。既调动彩民投注的积极性,又淡化“期盼一投成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心理,更为“三农”和公共慈善公益事业筹集更多的资金。

  建议国家适时开征“乡村振兴附加税”。规范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对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所有盈利企业开证“乡村振兴附加税”。 “乡村振兴附加税”上交中央财政,由国家统一调配用于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是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

  建议国家将央企、国企近年来对口支援农村扶贫资金转化为工业反哺农业资金,将央企、国企反哺农业制度化。央企、国企可以对口反哺支援农业,也可以将工业反哺农业资金上交国家财政统一安排支援农业。

  建议倡导鼓励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将近年来对口支援农村扶贫资金转化为工业反哺农业资金。对口反哺支援农业,也可以将企业反哺农业资金上交省市区县财政统一安排反哺支援农业。

  六是加大城市支持农业的投入。

  建议倡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兴办现代化企业股份农场开拓新的市场;

  建议倡导规模较大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学校、央企、国企和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到农村投资建立农产品基地;

  建议倡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学校、央企、国企和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与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土地托管农场、村组集体农场、企业股份农场等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合作,建立农产品直销基地;

  建议倡导省城、市城所在区与省内农业欠发达县结对子对口支援发展农业;

  建议倡导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城、市城所在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结对子对口支援发展农业。

  七是加大“非农”群体援助农业的投入

  建议倡导鼓励全国省市区县工商联理事会员单位投资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倡导鼓励全国省市区县工商联理事会员单位扶持援助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扶持援助发展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

  建议倡导鼓励全国省市区县个体工商户协会理事会员单位投资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倡导鼓励全国省市区县个体工商户协会理事会员单位扶持援助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扶持援助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

  建议倡导鼓励城镇居民、退休干部职工、城镇青年上山下乡创办或入股现代农业企业;

  建议倡导鼓励各级慈善协会设立“支农专项基金筹款账户”,筹款扶持资金困难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筹款扶持资金困难的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筹款鼓励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发展壮大。

  建议倡导鼓励情系“三农”仁人志士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献爱心做贡献。

  八是加大超高收入群体、富豪群体、移民群体、移民回国淘金群体和加入中国国籍群体援助农业的投入。

  改革开放不但造就产生了富裕群体,而且造就产生了超富收入群体、富豪群体、移民群体、移民回国淘金群体。这五个群体是改革开放受益最大的群体,是拥有资产最多的富有群体,应该为国家建设加大“三农”投入多做贡献。

  建议对购买拥有豪宅者、豪车者、豪艇者、私人飞机者;对 100万元以上彩票中奖者;对购买万元以上豪衣豪饰者、对购买万元以上豪酒订餐万元以上豪宴者、对购买万元以上宠物者、对租住万元以上豪华酒店等豪华消费者;对人均年收入 50 万以上的家庭和人均资产500 万元以上的家庭;征收消费税。

  鉴于国民财产财富贫富差别趋势越拉越大的状况,建议适时征收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

  鉴于高端人士和富裕阶层大量移民的状况,建议对放弃中国国籍的人士征收放弃中国国籍税;对移民国外境外者和举家移民国外境外家庭处置财产和汇往国外境外的汇款征收所得税;对移民国外境外又回国淘金者征收所得税。

  鉴于国民财富大量外流的状况,建议对国民汇往国外境外的大额汇款征收所得税;对非公企业汇往国外境外非购置技术原料设备设施的汇款征收所得费。

  鉴于外国人要求加入中国国籍日益增加的趋势,建议对要求加入中国国籍但非国家急需人才、非对国家有贡献人士、非与国民结婚生子的外国妇女,征收加入中国国籍税。

  九是加大港澳台胞、爱国华侨、国际友人和友好企业对农业的投入。

  建议完善农业招商引资政策,改善农业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港澳台商到内地投资现代农业,吸引爱国华侨华商回国投资现代农业;吸引农业跨国集团到我国投资现代农业,吸引联合国农业环保项目落地我国,吸引国际农业环保项目落地我国;吸引港澳台胞支持帮助内地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支持帮助内地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吸引爱国华侨、国际友人、友好团体支持帮助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支持帮助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

  以上九项加大农业投入,都是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向农业“输血”功能,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急需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兴农大计。

  同时,必须明确,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向农业“输血”功能的目的,是增强农户、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的实力和“造血”功能,提高农户、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

  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加大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主动性。

  十是加大农户、现代(新型)新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对农业的投入。

  农户、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受益的主体,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投资的主体。

  调动农户、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现代(新型)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根本所在。

  建议制定系列配套保障提高农业产业效益的政策法规制度,增加农户、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的收益,增强农户、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实体的“造血”功能和实力,提高农户、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体和现代(新型)农业经营综合服务体系实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大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十资兴农”是实现农业投资多元化、社会化、常态化、长期化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资金的思路,是加大“输血”与增强“造血”相融合解决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资金难题的思路。有的思路当下就可以实施,有的思路需要各方配合方能实施,有的思路还需要考察论证。

  建立健全现代(新型)农业资金保障体系,不仅有一个开拓农业发展资金来源问题,还有一个农业发展资金使用节流问题。应该坚持广开财源,重点扶持,提高效益的原则。

  “广开财源”,就是开拓利用国家、政府、社会各界和国外、境外一切可利用资金,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资金需要。这是一个长达至少三十年的历史需求和历史使命。

  “重点扶持”,就是举国之力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重点扶持”的产业,是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

  “重点扶持”的区域,是中西部农业欠发达地区。

  “重点扶持”的基地,是粮油棉菜果茶糖菌花林、肉奶蛋水藻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重点扶持”的实体,是农业专业合作社、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土地托管农场、村组集体农场、企业股份农场等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体;是现代(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实体。

  “提高效益”,就是加强农业资金的监管,提高农业资金的效能,充分发挥农业资金的效益。

  加强农业资金的监管,是加强农业资金的审计监管,纠正农业资金转为其他用途的倾向,纠正浪费农业资金的倾向,纠正农业资金重投入轻管理的倾向,依法从严打击内外勾结骗取侵吞套取国家政府企业和社会投资奖励补贴扶持农业资金的倾向。

  提高农业资金的效能,是提高农业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纠正“天女散花”“撒胡椒面”农业资金效益不高的倾向,纠正“面子工程项目”、“形象工程项目”“领导拍脑瓜工程项目”农业资金胡花滥用的倾向,纠正决策失误农业资金打水漂的倾向。

  坚持保障农业发展资金广开财源,重点扶持,提高效益的原则。应该法律上给规范,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用法规政策和利益导向多方开拓筹措发展农业资金。

  在开拓筹措使用发展农业资金中,要反对硬性摊派和恶性竞争,要反对平均主义和撒“胡椒面”。因为硬性摊派和恶性竞争伤害感情挫伤积极性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平均主义和撒“胡椒面”往往见效甚微劳而无功“打水漂”!

  2021 年6月初稿

  2025年2月定稿

  作者张宝贵简介

  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顾问、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干新闻搞“三农”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20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曾被聘为西北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陕西师大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农村网青年记者导师。新闻专著《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多篇稿件入选大学教材;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张宝贵 李正善著)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肯定赞扬;“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被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金文成主任赞誉为“您在《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中的建言,非常系统、深入、中肯,为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和日本放送电视网百余次报道。被誉为“新闻奇才”、“三农专家”、“研究领导新闻学的开拓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OSZAR »